养生且养神,精气自全身。若要无百病,当权节食饮。安神守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若要遵此理,长寿梦成真。
长寿是古今人们所追求的。
现代人生活物资充足,医疗发达,寿命相对较长。
但即便如此,人们对长寿的追求并没有改变,他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活得更久。
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长寿呢?
1
微胖
现代人大多以瘦为美,胖子变得不受欢迎。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太胖确实会增加各种疾病的风险,但过度追求骨感也是一种误解。微胖是一个好看又健康的身材,任何年龄段的人都不应该减肥太多。
衡量人体的脂肪和胖瘦程度,世界上常见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平方的身高(米)。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人将BMI控制在22.6至27.4,死亡风险最低。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的人,死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的风险将增加。美国对万人做了40年的跟踪调查还发现,超过标准体重10%至15%的人寿命最长,死亡率最低。
微胖的优势在中老年群体中更为突出。日本的研究表明,40岁时体重稍超重的人比瘦人寿命长,可以多活6~7年。原因是皮下脂肪稍微有利于储存能量,抵御寒冷,提高免疫力,保护重要器官,从而延缓衰老。
在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害怕慢性病或加重病情,许多食物不敢吃,盲目控制摄入量,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导致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缺铁性贫血、免疫力下降、疾病易感性增加等风险。
如何通过饮食控制体重?
太瘦的老年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适度增加体重:
每天三餐,增加2-3顿简单的饭;
吃牛奶、坚果等高能量零食;
适度锻炼,增加食欲;
调整情绪,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
肥胖的中老年人也应该减肥。方法是:
多吃水果、蔬菜、魔芋等低能量食物;
少吃糖果、含糖饮料等高能量食物;
多喝绿豆、玉米等杂粮粥;
减少脂肪、内脏等动物的脂肪摄入;
每天锻炼。
2
微凉
温度与健康密切相关,尤其是室温和饮食温度。
研究表明,最佳环境温度为18℃至20℃。此时,人体感觉有点冷,但身体的免疫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抗病性更强,睡眠质量更高。
比如中国著名的长寿乡,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
应该提醒的是,人们不应该过多地利用外部手段干预室温,忽视自己的体温调节系统。例如,冬季室温设置过高,甚至可以穿短袖,吃冰棒;夏季气温调节过低,晚上睡觉盖被子等。冬季室温应为16℃至20℃,夏季应控制在24℃至26℃。
饮食也注意低温。
一方面,在烹饪方法上,应以冷、蒸、烹饪等低温烹饪为主,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营养;油炸、油炸等高温烹饪不仅会造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大量损失,还会产生致癌物。
另一方面,食物应在保温、微冷状态下食用,长期食用热食物,可能会烫伤食管粘膜,诱发食管癌。
3
微饿
长时间吃七分饱不仅能保证营养摄入,还能控制体重,保持头脑清醒。
但对许多人来说,保持七分饱越来越困难。
七分饱是一种微饿的感觉,似乎饱了,对食物意犹未尽。
胃不饱,对食物的热情下降,吃得慢,但还是习惯性的想吃,但是如果把食物拿走,很快就会忘记吃。
一般来说,在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和固定的情况下,这顿饭吃了七分饱,下一顿饭前不会有明显的饥饿感,否则说明吃不到七分,可以多吃点。
以下三种方法有利于把握饥饿感:
第一,集中精力吃饭,边吃边聊天或看电视;
第二,慢慢咀嚼,感受食物热情的变化,逐渐丰富胃;
第三,少精多粗,粗粮等需要咀嚼几次才能吞咽的食物可以放慢进食速度,有利于感觉饱腹感,而白、软、油、纤维少的食物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吃得更多。
4
微汗
运动中的出汗量通常被用作判断运动效果的标准。
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出汗并不是最好的运动状态,可能会导致脱落、跌倒、哮喘、胸闷、腹痛等。因此,中老年人应遵循适度的原则,稍微出汗,感觉有点累,全身舒适。
坚持每天至少30分钟的户外活动,最好是1小时;最高运动心率控制在“减去年龄”范围内;散步、游泳、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早上不是最好的锻炼时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上午9点到10点,下午16点到20点适合锻炼。
5
微愚
长寿离不开乐观豁达的心态,豁达的心态来自于对名利漠不关心、难得迷茫的人生哲学。
正如一位百岁老人所说:“如果你不想名字,不想利润,不担心,不生气,你就能活到很大的年纪。
”相反,斤斤计较,凡事认真的人,往往会因为内心的愤怒和抑郁而诱发高血压、胃溃疡、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最终失去健康。
保持健康必须首先滋养心脏,生活有点困惑,有点自然和无拘无束,能负担得起放下,学会愚蠢和自嘲,是伟大的智慧。
交更多的朋友,培养爱好,勤奋阅读,多锻炼,都有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