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胃溃疡伴出血 发布时间:2024/8/16 12:13:49 点击数: 次
说到买保险,很多人总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我有社保”、“我要还房贷车贷”、“保险利息不够高”……而面对这个风险无处不在的时代,很多人却面临着无法买保险的遗憾,生病了想买保险,出意外了想买保险,年纪大了想买保险……然而此时只能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我们一直说,保险要趁早买,很多人不理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真实案例1号人物姓名:阿强性别:男年龄:40岁购保经历自述:我是一家装修公司的老板,平时应酬较多,生活不太规律,想要买一份重疾险和医疗险,医院检查出来有中度脂肪肝和肝功能异常,就因为有以往病史,已经被十多家保险公司拒保了。2号人物姓名:小陈性别:女年龄:35岁购保经历自述:10年前生完孩子,体重一直居高不下,没办法,大家都觉得这样“富贵”,自己也没有减肥的毅力,虽然身高只有cm,但是体重一直维持在80公斤,前段时间想要去给自己投保一份健康险,被告知因为属于过度肥胖,只有加费才能承保,每年要比别人多交块钱,感觉好委屈。3号人物姓名:老李性别:男年龄:50岁购保经历自述:我今年原本打算买份重疾险和医疗险,买的时候因为有高血压,导致很多保险产品都买不了,能买的一些产品价格也比较贵,超出了我的预算,只好放弃。从上面这几个案例看,都是由于后悔没有早点买保险的。虽然他们现在都有了保险意识,但是已经为时晚矣。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对保险的认识还停留在保险是靠推销的,年轻就是资本,只要有钱,什么时候买都行。其实,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健康、年龄和职业都会限制着我们买保险的资格。除了已患重疾、超年龄、身体指标超标、怀孕7个月以上的孕妇、全职太太等情况下购买健康险有限制外,乙肝、体重过重、血脂高、肝功能异常、血压高、血尿、血糖高、肾结石、乳腺肿瘤、胃病(胃炎、胃溃疡)等小病也可能会被拒保或者加费。《保险大数据报告》显示,从年到年,连续五年90后保民的投保件数和保费贡献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几乎是人均持有4张保单,健康险、意外险、寿险和教育金是最受欢迎的。此外,《报告》还显示,90后人群在重疾理赔中,因恶性肿瘤出险占到七成以上。也就是说,90后加入患癌大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保险为什么越早买越好?1、风险不等人意外不知道何时发生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先来。没有遇到风险的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切都是正常的,太阳明天还是会升起。即使遭遇风险的人,也不愿意接受意外和疾病就这样发生在自己身上。人们常常会有侥幸心理,总认为自己不会有事情,但是一旦发生了灾难,如果没有做好任何准备,等待我们的只有不幸。因为侥幸,所以不幸,许多悲剧都证明了这一点。换个比较有学问的说法就是:不做风险管理,就做危机处理。2、保费更便宜,不用担心超出预算保险费率的计算和年龄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越年轻,身体素质越好,意外、疾病发生的概率也相对较小,保费自然比较便宜。年龄越大,疾病发生概率越高,保费自然会比较贵。比如购买某款重大疾病保险,保额30万,20年交费。0岁男孩年交保费是元,20岁男性是元,30岁是元,40岁是元。被保险人每长一岁,保费就会上涨一些。3、挑选产品有了更多选择有很多保险产品是有投保年龄限制的,如果年龄过高,有一些好产品就买不到了。比如有些重疾险过了50岁就不能买了,而如果过了65岁,很多重疾险和医疗险都很难再买了,所以年纪大了之后要更多考虑自己在不在投保年龄范围内。相反,越年轻,可挑选的保险产品就越多,可以从中挑选到更加合适的。4、更容易通过核保买保险会有一个健康告知环节,让投保人如实告知保险公司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没有住过院。通常有过相应病史的人,保险公司还会让投保人做一个核保,根据核保结果,保险公司进行评估之后会给出几种结果:正常承保:正常买,无其他要求。加费承保:多加钱购买。延期承保: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能不能买除外承保:可以投保,但某些疾病不给保。直接拒保:你不能买这份保险。50岁的你之所以买保险麻烦,有部分原因也出在这里,40岁之后,身体大不如前,经常出一些小毛病,在医院留下多次治疗记录,就不是那么容易通过核保了。20岁时的你身体要好很多,在一定保险金额下也不用体检,就算体检也很容易通过核保。5、买的越早,保障时间越久长期缴费保险的保障期限通常有这么几个:60岁、70岁、80岁、终身。缴费年限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10年、15年、20年、30年(不同产品会略有不同)。假设20岁的你买了一款保至80岁的保险,20年缴费,也就是说从20岁开始,你就获得保障,40岁后,你不再缴费,但依然享有保障到80岁(期间出险除外)。当你50岁再买时,同样保至80岁,20年缴费,你到80岁期间就只享有30年保障(期间出险除外)。结语有的人总问,什么时候买保险最合适?其实买保险最合适的时间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当下。昨天回不去,明天又太远,为何不趁着当下感觉把保障做好呢?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带给你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