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生在前不久
15个月大的琪琪
脸色苍白
人已经昏迷
瘦小的身子却挺着个西瓜大的肚子
一家医院
医院一查
竟然是因为吃了这个常见的东西!
事情是这样的……——小志来源:综合新华社、三甲传真、奶粉智库、大潮网、温州都市报、人民网及网络信息
琪琪妈妈告诉医生,前一天家里烧了一锅排骨炖玉米。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给琪琪吃了一大碗的玉米。到了第二天,孩子就开始指着肚子叫痛。在医院开了药挂了盐水,但孩子的情况却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厉害了——肚子很快鼓成了一个西瓜,还伴有呼吸急促的症状。
随后,医院。听了孩子父母的叙述,医生初步判断有可能是消化道穿孔:“玉米本身就不易消化,即使是成年人进食大量玉米也会引起胀气、消化不良,何况是一岁多牙齿还没长齐的幼儿。”进一步的X光检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
情况危急,必须马上手术。琪琪被推进了手术室。在麻醉前,琪琪出现了心脏停跳,经过现场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琪琪终于恢复了心跳。打开腹腔,医生被惊呆:琪琪的胃发生了破裂,腹腔里有大量未消化的玉米粒。“孩子的胃就是被这些玉米给撑破的。”
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手术,医生将琪琪破裂的胃修补好,将她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但由于腹腔感染严重,修补的胃一直很难愈合,十余天后,医生又给她做了第二次手术。
吃玉米为何会引发胀气?玉米吃多了就可能发生胀气的现象,这是因为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很丰富,而纤维在胃、小肠中是不易被消化的,食用玉米过多的话,会使大量的粗纤维堆积在肠道内,肠道内的气体无法排出体外就会出现胀气的情况。
这份提醒记得收好!玉米吃多了会导致胀气,除此之外,这6种人不宜吃玉米。
第一:缺钙、铁等元素的人群。因为粗粮里含有植酸和食物纤维,会结合形成沉淀,阻碍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
第二: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如果患有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或是胃溃疡,进食大量粗粮易引起静脉破裂出血和溃疡出血。
第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果长期每天摄入的纤维素超过50克,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
第四:体力活动比较重的人群。粗粮营养价值低、供能少,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而言营养提供不足。
第五:生长发育期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对营养素和能量的特殊需求以及对于激素水平的生理要求,粗粮不仅阻碍胆固醇吸收和其转化成激素,也妨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第六:老年人和小孩。因为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而孩子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消化大量的食物纤维对于胃肠是很大的负担。而且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率比较低,不利于小孩的生长发育。
总之,玉米虽好,但不要过量食用,特别是禁忌人群需注意。另外,变质玉米可致癌,玉米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而黄曲霉菌产生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所以玉米应保存在干燥、通风处,霉烂变质玉米不要食用。
小科普
对于宝宝的饮食,新手爸妈一定要谨慎,下面是宝宝饮食的15个禁忌:
01、半岁以内不要饮果汁
果汁的特点是维生素与矿物质含量较多,口感好,因此乐于为宝宝接受,但较大的缺陷在于没有对儿童发育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和脂肪。
如果喝很多果汁,由于果汁强占了胃的空间,因而正餐摄入减少,而正餐(如母乳或牛奶)才是宝宝获取正常发育所需养分的主渠道,所以饮果汁可破坏体内营养平衡,招致发育落后的恶果。年龄越小,此种恶果越易发生。
故专家主张:不足6个月的婴儿最好不饮果汁,6个月以上者也要限制饮用量,以每天不超过亳升为妥。
0、一岁前不建议吃海鲜
海鲜是指来自海洋的鱼、虾、蟹、贝壳类等动物性食物。
◆海鲜大多性属寒凉,小宝宝吃了容易过敏、腹泻;
◆另外海鲜属于高蛋白食物,内含的脂肪容易引起小宝宝消化不良,出现腹痛、拉肚子症状。
所以建议小宝宝在一岁后才适量食用海鲜,但也不能一次食用过多。
03、一岁内不要喝纯牛奶或纯羊奶
新鲜的牛奶或羊奶,非配方的儿童奶或成人奶都不适合一岁以内宝宝喝,鲜奶中含磷影响钙的吸收,酪蛋白遇胃酸会凝结影响消化,内含的乳糖还会抑制双歧杆菌,导致肠道感染。
主要这些奶含的营养和矿物质不是宝宝需要的,可能损害到宝宝的肾脏。
所以,一岁以内的宝宝,母乳或婴幼儿配方奶粉才是最适合宝宝的奶类。
04、小麦粥和小麦制品谨慎吃
小宝宝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平衡,肠道发育未够成熟,对小麦里面的麦麸会产生过敏症状,比如长湿疹或红疹等,1岁内的宝宝最好避免吃小麦粥。
尤其是有过敏症状的,以小麦、黑麦、大麦为原料的食品都避免给宝宝吃。
05、柑橘类水果不能大量食用
柑橘含有叶红素,6个月前不建议喂食,6个月后给宝宝喝也必须少量,因为过多的胡萝卜素积累会让宝宝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睡眠不踏实,还可能导致宝宝夜惊、啼哭、说梦话等。
如果是过酸的柑橘,还会刺激宝宝娇嫩的食道,让宝宝变得不爱吃饭。
06、食用粘性食品需要大人照看
3岁内的宝宝,由于咀嚼吞咽的能力尚未健全,在食用某些不容易咀嚼烂的食物时,比如质地软绵粘性大的汤丸,还包括qq糖、花生酱等食物,容易黏住宝宝的喉咙,吐不出来又吞不下去,很容易卡喉或者进入气管引致窒息。
如果一定要给宝宝吃这类食物,最好有大人在旁。
07、一岁以内忌食蜂蜜
蜂蜜有肉毒杆菌,周岁内的宝宝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吃蜂蜜易引起肉毒杆菌感染,轻者中毒。
08、一岁以内忌食果冻
由于果冻滑软而有弹性,易破碎,不易溶化,误入气管后易堵塞气道而致窒息,且不易取出,危及宝宝性命。
故给宝宝吃果冻要千万小心,太小的宝宝更易出事,较好远离果冻。
09、一岁前饮用豆浆会腹胀腹泻
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最好不要喝豆浆,周岁以内的宝宝也要慎喝豆浆,因为宝宝的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胃内还没有分解豆类的消化酶,容易导致腹胀腹泻。
另外,豆浆的营养也比不上母乳以及同母乳营养含量相似的奶粉,所以不应该用豆浆替代母乳或配方奶。
10、巧克力和茶影响神经系统
3岁内的宝宝,最好避免食用茶和巧克力。巧克力中含有可可碱、咖啡因和溴化物等成分,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导致婴幼儿不易入睡和哭闹不安。
茶含有茶碱物质,会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11、避免食用新鲜竹笋
新鲜竹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容易和钙结合生成草酸钙,对宝宝的泌尿系统和肾脏不利,还会影响宝宝的骨骼发育,尤其是春笋还会引起过敏和消化道疾病。
菠菜与卷心菜也同样因含草酸不应给宝宝过多食用。
1、一岁前盐会危害肾脏和心脏
宝宝1岁以内时不应该在他的辅食里放盐,因宝宝的肾脏功能尚未完善,不能排除滞留在体内多余的钠,会导致肾脏和心脏功能受损,会为今后诱发肾病和高血压埋下祸根。
研究表明,宝宝吃盐过多还会影响锌的吸收,还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
13、过早吃糖影响味觉
小婴儿对于糖类食物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不可以过多的添加的,糖不仅会损坏宝宝的牙齿,还因为宝宝有非常敏感的味蕾,会影响孩子味觉发育的过程。
很多家长喜欢给小宝宝喝葡萄糖水也是错误的,如果浓度不合适可能会引起坏死性小肠炎。另外1岁内也不建议给宝宝吃葱姜蒜等调料。
14、五岁以内勿服补品
5岁以内是宝宝发育的关键期,补品中因含有激素或激素样物质,可引起骨骺提前闭合、缩短骨骺生长期而导致个子矮小,干扰生长系统发育,招致宝宝性早熟:
◆如女孩乳房增大,阴道出血;
◆男孩阴茎增粗,睾丸增大,胡须生长;
◆还可引起牙龈出血、口渴、便秘、血压升高、腹胀等症状;
因此儿科医生建议:不满5岁的孩子不要服用人参、蜂王浆等补品,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有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补品,但一定要把握好服用量与疗程,不可过多过久。
15、十岁以内不要吃咸鱼
各种咸鱼均含有大量的二甲基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具有强烈致癌性的新物质――二甲基亚硝胺,有引起癌症特别是鼻咽癌的危险。
研究资料表明,10岁以前开始吃咸鱼的孩子,成年后患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3倍。因此不要给10岁以内的孩子吃咸鱼,以免日后遭受癌症之害。
美食、补品虽好,
但食用不能过量!
孩子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转发出去
让更多人知道!
照顾孩子真的容不得半点失误
尤其是幼小的婴儿!
往期精彩
感冒药吃出肝肾衰竭!小心这个习惯让你送命!
怕孙子“寒凉”,奶奶这个举动,医院!
男子被咬一口,竟然要截指!
本文由健康算法平台推荐。
健康算法平台,让新媒体编辑早下班的选稿平台!“阅读原文”有惊喜↓↓↓
你记住了吗?
长记性的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