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常人
每天都离不开
“吃、喝、拉、撒”这四部曲
对于吃货来说
没有什么比“吃吃吃”更重要的了!
吃东西固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但是
这份幸福也有可能会变成了“大麻烦”!
俗话说“十胃九病”
然而,胃的健康却常常被我们忽视
你知道快节奏的生活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毁掉一个胃需要多长时间吗?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萎缩性胃炎确定为胃癌的癌前期病变。
萎缩性胃炎离癌症到底有多远?好好的胃怎么就萎缩了?
萎缩性胃炎,缩的是什么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萎缩”并不是胃整个变小了,而是胃的黏膜层“变薄”了。
胃黏膜不但保护着胃组织不被各类危险因素侵害,还可以分泌消化液(胃酸、胃蛋白酶),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当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时,就会导致其固有腺体萎缩、减少,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肠腺上皮的化生和/或异型增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
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如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及早饱感,还可有食欲减退、嗳气、泛酸、恶心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消瘦、乏力、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萎缩性胃炎到癌症有多远
一般来说,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
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
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且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约为1%)。
只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且伴有中重度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尽管得了萎缩性胃炎并不一定会导致胃癌,但是如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及时医治的话,很有可能会发展成胃溃疡,甚至还会发生消化道出血,所以一旦发现胃炎要及时治疗和养护。
此外,相较于中老年人,年轻人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后,病程更长、更容易造成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大大增加了患胃癌的几率。如今很多年轻人对胃衰老没有意识,导致胃癌患病率增加。
与30年前相比,近5年来19~35岁的年轻人胃癌发病率高了一倍。过去认为胃癌是老年病,但我国年龄小于30岁的胃癌患者占所有胃癌患者的7.6%,且发病年纪越小,恶性程度越高。
据患者不同的病情,消化内科专家吴东方给予不同的随访建议:
萎缩性胃炎不伴肠化生和异型增生者,可每1~2年做一次胃镜和病理随访;
中重度萎缩或伴肠化生者,每6~12个月复查胃镜一次;
轻中度异型增生者,每6个月复查胃镜一次;
重度异型增生者确诊后,需立即进行手术或内镜下治疗,切除病灶。
有些患者尽管没有症状,并不代表病情没有进展,应遵循上述原则定期复查。
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增加患者就诊满意度,年12月1日,河北医院“消化内镜一站式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门诊二层消化内镜中心隆重举行。
医院常务院长周丁华,党支部书记兼行政副院长李文江,财务总监郭更房,人力资源总监钮校臣,医务部主任王立,医疗事业发展部主任刘培宗、护理部主任卫冰等医院长期派驻专家吴东方主任等科室主任、护士长共同出席了此次启动仪式。
开科仪式由医疗事业发展部主任刘培宗主持。刘培宗主任宣布了医院“消化内镜一站式服务平台”正式启动的决定,并指出:消化内镜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开设,真正实现了让患者“少跑腿,零等待”的目的。有消化届知名教授吴东方主任领衔的医生团队、高端的京东地区独有的Olympuscv-内镜检查设备、是京东地区唯一可开医院,真正医院内镜中心线上互联、互通。
同时,一站式服务平台还可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VIP特需服务,胶囊胃镜和无痛胃镜的开展更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这些都将使我院内镜中心在学科建设上更上一层楼。
随后,医院消化内科及内镜中心主任吴东方在发言中介绍了新启动的消化内镜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了内镜检查的流程,使患者从就诊、术前检查、预约、收费、内镜检查、麻醉复苏等环节全程无障碍链接,大大方便了患者,必将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体现了我院高水平的诊疗技术,也反应了我院高质量的服务能力。
最后,常务院长周丁华作总结讲话。他首先代表燕达集团李怀董事长、李海玲副总裁对“消化内镜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正式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对筹建“消化内镜一站式服务平台”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
周丁华院长强调,“消化内镜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开设是我院打造“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不断提高患者就医感受、提升我院知名度与美誉度的重要举措,并期望消化内科能够抓住机遇,持续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发挥专业优势,提高学科竞争力,打造消化内镜靓丽的名片。
据悉,医院消化医院郝建宇教授作为学科建设顾问,医院吴东方主任的带领下,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化医疗团队,在胃肠道疾病及肝胆胰腺疾病诊断、治疗及内镜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年成为国家消化道早癌筛查中心成员单位,医院开展了“一科四区”无缝对接远程会诊模式,成立了消化“四区远程会诊”中心,并开设了早期胃癌筛查门诊,为京冀地区百姓提供了更加专业、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宣传中心文/图
减少不舒服
记住这5条「养胃秘诀」
▼
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吴东方为我们分享了几条生活中的「养胃秘诀」。这些做法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胃肠道健康,减少胃肠道的不适以及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秘诀一:戒烟戒酒
如果酒精饮品中的酒精度数在20°以上,每小时喝超过ml,就会对胃黏膜产生损伤。
接着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充血糜烂,甚至引发溃疡。
吸烟不但会直接损伤胃黏膜,还会对胃的微血管造成损害,使胃黏膜长期处于一种「缺氧」状态。
总的来说,吸烟会增加患胃溃疡、慢性胃炎和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趁早戒烟戒酒吧!
秘诀二:细嚼慢咽
嘴里的食物没嚼烂就咽下,会加重胃的负担。
吃饭吃得太快,就会吞入过多气体,从而产生胃胀等不适;还容易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为口腔癌和食管癌埋下隐患。
在吃饭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多嚼几下再咽」,慢慢地就能养成习惯。
秘诀三:注重饮食卫生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注重一些饮食卫生细节,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预防胃肠道疾病。
比如:
坚持饭前便后洗手;
生熟菜肴分开烹制;
冷藏过的隔夜菜,要充分加热后再吃;
发生霉变的食物不要吃,等等。
要知道,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导致许多胃病的重要病因。目前来看,这种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
所以,如果家里有小宝宝(尤其是5岁以下的宝宝),要给ta使用单独的餐具,同时避免把嚼烂的食物喂给宝宝,也不要亲吻ta的嘴唇,从而减少孩子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秘诀四:清淡饮食
高盐饮食,指的是吃含盐量高的食物。
高盐饮食不仅对心血管不好,对胃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长期高盐饮食,胃黏膜可能会走上「萎缩-肠化-瘤变-癌变」的道路。
想养胃,就尽量少吃咸菜和其他高盐的加工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秘诀五:做好饮食记录
每个人的胃肠道对不同食物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有的人吃火锅完全没事,有的人则会闹肚子。
平时可以留意一下,自己吃了哪些食物会不舒服,把它记录下来,以后尽量少吃。
对于胃疼、胃胀等不适,不少人抱着「忍一忍就过去了」「熬一阵就好了」的态度,以至于最后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要注意,如果胃部不适的情况长期、反复地出现,而且逐渐加重,医院就诊。
专家介绍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