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以上症状时,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确定诊断,所做检查为胃镜及粘膜活检,幽门螺杆菌监测,便常规,胃泌素测定。
通常胃酸分泌过多可引起多种胃肠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一般认为可能的原因为遗传因素、生活不规律、精神过度紧张、过度劳累、吸烟、酗酒、食用辛辣和过冷食物或细菌感染等。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重要诱发因素。
那么,反酸“烧心”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药物治疗
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可有效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咖啡因等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分别为1、2、3代。餐前和睡前服用效果最佳。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由于西咪替丁副作用较多,故使用较少。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而持久,对胃粘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泮托拉唑具有高选择性且毒性低,因此,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雷贝拉唑不良反应发生率次之;奥美拉唑选择性较低,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上腹痛等。
中和胃酸药物 常见的中和胃酸药物有吸收性抗酸药碳酸氢钠;非吸收性抗酸药氢氧化铝、碳酸钙、三硅酸镁、氧化镁等。当“烧心”严重时,可就近去商店买一瓶苏打水以应急缓解,医院就诊。
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具有消灭幽门螺杆菌作用。
饮食调理
总的原则是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少吃可诱发“烧心”反酸食物。如刺激性食物大蒜、葱、韭菜、生洋葱、辣椒等;甜腻食物,如奶油、糖、巧克力等;红薯、黏米、玉米、肥肉、醋及油炸食品油条、炸糕、春卷等也不宜多吃。
应多吃粗纤维、清淡食物,如白萝卜、芹菜、卷心菜、菠菜、油菜、小米粥等。中医认为“烧心”反酸是胃气上逆的表现,白萝卜可以顺气,对此症调理具有积极作用。
作息调整
保证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尽量少生气;精神紧张焦虑时要及时发泄缓解。
总之,只要遵守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就可以预防胃酸过多导致的胃病。
“烧心”的中医临床诊疗:??
胃食管反流病,相当于中医疾病的“吐酸病”、“食管瘅”,主要症状包括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咽喉不适、口苦、打嗝等。不同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不同,有些患者以反酸为主,有些患者以烧心为主,有些患者以咽喉不适和咳嗽为主。
根据年《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非糜烂性患者、难治性患者的抑酸治疗效果差,另一方面,抑酸药长期服用的安全性存在风险,且停药后容易出现症状反跳。与此同时,采取中医药治疗会有以下3方面的治疗优势。
1.通过和胃降气的治疗方法,可以抑制胃气上逆,缓解各种反酸症状
中医理论认为,胃气上逆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出现反酸、呕吐清水等反胃症状的直接原因,胃气本应该往下走,一旦胃气上逆就会连带着胃里面的内容物一起上逆,出现各种反胃的症状。那么,胃气为什么会上逆呢?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常见的原因有痰瘀和胃火。痰瘀互结,影响脾胃正常功能,所以出现胃气上逆;胃火炽盛,胃气翻腾不能下降,所以出现胃火上逆。所以,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治疗方案推荐:血府逐瘀汤,左金丸,旋覆代赭汤。
2.通过疏肝利胆来缓解胆汁反流
中医理论认为,酸味属肝,吞酸和反酸的主要原因,就是肝木克土所致。所以,在反酸烧心的治疗上,最经典的治疗方法就是疏肝和胃,一方面疏利肝胆,另一方面和胃降逆。所以,单纯地治疗脾胃,解决不了反酸烧心的问题。只有疏肝理气,从解决气滞气郁的角度入手,才能有效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所以,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治疗方案里推荐:小柴胡汤,加味逍遥丸,疏肝和胃丸。
3.通过健脾和胃来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胃排空
很多脾胃病的最根本原因,都是脾胃虚弱的问题。脾气虚、胃气虚之后,脾胃的运化功能和受纳功能会被影响,用现代科学的术语来表示,就是胃肠道动力学的问题。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上,促进胃动力、促进胃排空一直是重要的方法,而中药补气健脾药对于促进胃动力、促进胃肠协调运动具有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胃食管返流病的中药治疗方案推荐:四君子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