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也有失误的时候,更何况一颗小小的的药

文章来源:胃溃疡伴出血   发布时间:2019-8-14 17:17:55   点击数:
 

说在前头的话:其实每一种药物都有利有弊的。它会在某一方面起到作用,也会在某些方面引起不良反应。而这篇文章里,小编只是将“阿司匹林”的一些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措施为例,集中展示给大家看。并不代表,这种药物就不宜服用哦!在治疗中,用什么药物,怎么吃,医生都会嘱咐病人的!所以,一切听从医生的指示就对了!

1.胃肠道反应

临床表现:

(1)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2)较大剂量时(抗风湿治疗)引起胃溃疡和无痛性胃出血,原有溃疡者症状加重。其发生机制是:

a、直接刺激胃粘膜。

b、抑制胃壁组织环加氧酶,较少PGE2的生成,胃壁前列腺素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c、血浓度高则刺激延髓催吐化学中枢,致恶心和呕吐。防治办法:可改为餐后服药;同服止酸剂。

(3)合用PGE1衍生物米索前列醇可减轻溃疡发生率。

(4)胃十二肠溃疡及出血倾向者禁用。

2.加重出血倾向

发生机制:

阿司匹林不可逆抑制环加氧酶,血小板合成TXA2的能力需要等到新生血小板补充,需7~8天,血小板凝集受抑制,出血时间延长;大量阿司匹林可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引起凝血障碍,加重出血倾向。

防治办法:

(1)维生素K可以预防。

(2)严重肝病、出血倾向、产妇、孕妇禁用。

(3)手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

3.水杨酸反应/水杨酸过量或中毒

临床表现:

阿司匹林用量大于5g/d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总称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中毒的表现,严重者出现深大呼吸、酸碱平衡失衡、脱水、高热,甚至精神错乱。

处理方法:

(1)立即停用阿司匹林;

(2)静脉滴注NaHCO3碱化尿液。

4.过敏反应/哮喘/不耐受

临床表现:

(1)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

(2)服药后出现呼吸困难,诱发哮喘患者的哮喘发作。

(3)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鼻息肉”三联征。发生机制:不是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过敏反应,是PG合成受阻后花生四烯酸生成的白三烯等内源性支气管收缩物质增多,诱发哮喘。

诱发哮喘的治疗:

a、哮喘、鼻息肉、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

b、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c、肾上腺治疗阿司匹林哮喘无效。

5.对肾脏的影响

临床表现:

少数伴有心、肝、肾损害的老年人,即使用药前肾功能正常,也可引起水肿、多尿等肾小管功能受损的症状,偶见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

发病机制:

(1)患者存在阴性肾损害或肾小球灌注不足。

(2)阿司匹林抑制PG,取消了PG的代偿机制,而出现水肿症状。

(3)与剂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ug/mL时易发生。

6.瑞夷综合征

在儿童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适用阿司匹林退烧时,偶可引起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瑞夷综合征),以肝损害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预后恶劣。防治:病毒感染患儿禁用用阿司匹林退烧,而用对乙酰氨基酚代替。

7.引发痛风发作

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减少尿酸排泄,引起尿酸渚留,引发易感者痛风发作。

阿司匹林与药物相互作用

1、与双香豆素抗凝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竞争白蛋白结合位点,而至游离血药浓度增高,易诱发溃疡和出血。尤其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有药效学协同作用。与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合用引起低血糖。

2、与呋塞米、青霉素、甲氨碟呤等弱碱性药物合用,竞争肾小管主体分泌载体,增加各自游离血药浓度。

3、可降低丙磺舒的排尿酸作用,丙磺舒也可降低水杨酸自肾脏的排泄率。

4、糖皮质激素可增加水杨酸盐的排泄,同用时为了维持本品的血药浓度,必要时应增加本品的剂量。本品与激素长期同用,尤其是大量应用时,当激素减量或停药时可出现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甚至有增加胃肠溃疡和出血的危险。

5、乙醇可加强阿司匹林所致的出血时间延长及胃出血。饮酒者服用治疗量阿司匹林,会引起自发性前房出血,所以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

6、降低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

7、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治疗青光眼时,阿司匹林可促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阿司匹林用药监测:长期大量用药时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肝功能及血清水杨酸含量测定。

来源:医学之声综合整理

健康同行,有你有我

淘宝店铺:和康医疗保健

国内最大的痛风科普平台

爱在无微不至

痛风知识论坛

强健意志/普及知识/幸福一生

专注健康生活

给你不一样的贴心与关爱









































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刘云涛做客CCTV品牌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jmm.com/hbzl/1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