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芊中医》辩证治疗1:失眠、焦虑、抑郁。2: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脑梗等心脑血管并发症。3:肠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黏膜白斑、胃溃疡、食道返流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溃疡等4:妇科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妇科及慢性炎症!气血不足等5荨麻疹、湿疹、痤疮等皮肤病。6: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凸出、退行性关节炎等。
刘化芊: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营养协会顾问、首席专家。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神!每味中药都是老祖宗几千年来长期生活和疾病斗争经验的总结!每一味中药效果都是用生命换来的、都是祖先付出过生命的代价、是人的活体实验!而非现在西药小白鼠实验!
<黄帝内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真实写照。每一味中药背后都有它动人或凄美的故事!能够经历数千年沉淀流传至今、经历了长期时间的考验!我从医近三十年每每为祖先的智慧和勇敢所感动!如痴如醉!并且每味中药都自己先尝试出它的效果分享给大家!
茜草的故事
相传,古长安城有一家人专卖一种中药汤剂,不管什么人得什么病,给上几个钱,就可买上一碗喝。
有一天,一位大官忽然流起鼻血,怎么也止不住,全家人急得团团转。一个随从说:“听说城东一家的汤药包治百病,何不打回来一些试试?”这位大官本来不相信这种传言,可是在这种紧急关头,也就同意了。
随从飞马来到城东,见这家院子里支了一口大锅,锅里的药汤已经卖得剩下一点点了,他取出罐子,盛了药就走。没想到快到官府时,一不小心,罐子翻倒在地,药汤洒光了,返回去又怕来不及,他跳下马来,忽然见附近有一家染坊,想起这里有一个朋友常吃药,如有熬好的药汤,不妨要一些回去应付差事。他走进染坊,一眼看见一只染缸里有半缸红水,和刚才那一罐子药汤的颜色差不了多少,便舀一罐子回去了。
大官看到药汤取回来了,接过来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就喝。随从站在一边瞅着,脊背上直冒冷汗,谁知过了一会儿,老爷的鼻血居然止住了,他笑眯眯地对随从说:“真是妙药!”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cordifoliaL.)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苗、泥土及细须根,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能:苦,寒。归肝经。
功效: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应用:
1.出血证。
本品味苦性寒,善走血分,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行血,故可用于血热妄行或血瘀脉络之出血证,对于血热夹瘀的各种出血证,尤为适宜。如《简要济众方》治吐血不止,单用本品为末煎服;若治衄血,可与艾叶、乌梅同用,如茜梅丸(《普济本事方》);治血热崩漏,常配生地、生蒲黄、侧柏叶等;若与黄芪、白术、山茱萸等同用,也可用于气虚不摄的崩漏下血,如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尿血,常与小蓟、白茅根等同用。
2.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本品能通经络,行瘀滞,故可用治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血瘀经络闭阻之证,尤为妇科调经要药。如《经验广集》治血滞经闭,单用本品酒煎服,或配桃仁、红花、当归等同用;治跌打损伤,可单味泡酒服,或配三七、乳香、没药等同用;治痹证,也可单用浸酒服,或配伍鸡血藤、海风藤、延胡索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30g。亦入丸、散。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经生用或酒炒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
2.《本草纲目》:“茜根,气温行滞,味酸入肝而咸走血,手足厥阴血分之药也,专于行血活血。俗方用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
3.《医林纂要》:“茜草,色赤入血分,泻肝则血藏不瘀,补心则血用而能行,收散则用而不费,故能剂血气之平,止妄行之血而祛瘀通经,兼治痔瘘疮疡扑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水溶性成分环六肽系列物,脂溶性成分蒽醌、还原萘醌及其糖苷等,尚富含钙离子等。
2.药理作用:有明显的促进血液凝固作用,表现为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茜草的粗提取物具有升高白细胞作用,其煎剂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和部分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对碳酸钙结石的形成也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用茜草g,川军g,以粗布包煎20分钟,水浸洗,温后敷局部,冷后再次加热使用。共治疗软组织损伤例,用药3~8天,治愈率为86.6%(《陕西中医》,,1:35);用茜草15~20g,日1剂,早晚服,连用14~42天,不用其它制霉菌药物。共治疗念珠菌病5例,全部治愈(《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5:);用茜草g,煎水代茶饮。若腮腺肿甚而热者,加青黛6g,醋调涂敷患处,每日2次。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例,总有效率为96%(《山东中医杂志》,,6:)。另据报道,本品还可用治慢性气管炎、过敏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肝炎等。
茜草食用方法
1、茜草茵陈茶
出处:《急难重症新方解》
组成:茜草、茵陈、淮山药各20克,甘草15克,白糖适量。
功能: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主治: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症见发烧,食少疲惫,厌油腻,巩膜、皮肤黄染,尿黄便秘,或伴肝脾肿大,舌红苔黄,脉弦滑。
制法:上方前四味药量加大2O倍,共研为末。每次用5O—7O克,置于保温瓶中,冲入适量沸水,盖闷20分钟后,代茶频频饮用。饮时取清汁,参加适量糖。逐日1剂。
宜忌:脾胃虚寒、消化不良患者不宜长期饮服。
2、茜草乌龟汤
原料:乌龟1只,海螵蛸30克,茜草根20克。
做法:将乌龟去壳及内脏,清水洗净后切成块。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乌龟肉块、海螵蛸、茜草根,先以大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煮3小时,调味即可。
药膳功效:本汤具有滋阴凉血,调经止血的功效。
3、茜草猪蹄汤
原料:猪蹄2个,茜草20克,大枣10枚。
做法:先用纱布将茜草包裹好。再把猪蹄洗净剁成小块,与大枣一起放锅煮至猪蹄熟烂,除去茜草可食。
药膳功效:本汤滋阴养血、凉血止血,适用于鼻衄、便血等症。
4、抗癌章鱼汤
主料:章鱼克。
辅料:寻骨风50克,茜草25克。
做法:
(1)将章鱼洗净。
(2)章鱼同寻骨风、茜草一起置入锅内,加水适量,上火熬至鱼肉熟烂,去渣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此汤清热解毒,活血抗癌,适用于鼻咽癌及其他热象明显的癌瘤;鼻咽癌、肝癌、宫颈癌、血癌患者尤为适宜。
出诊~太原:"化芊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