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号称“啥都能吃”的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
症状篇
早期症状:早期食管症状并不明显,但也不是无迹可寻,如偶尔出现胸骨后疼痛等不适感(尤其是进食时),吞咽不适(如食物通过缓慢、食物滞留、异物感)。感觉咽喉部干燥,吞咽食物会伴有轻微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比较干燥或粗糙食物时,会隐约感到胸部不适,像被堵住一样感到胸闷、气短,但找不到具体位置。这些症状一般呈一过性,偶尔出现且并不严重,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但这些不起眼的症状往往是食管癌前的警告。
典型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什么叫进行性吞咽困难呢?举个例子,一个人开始吃饭时有点发噎,但还可以正常饮食,后来吃馒头时必须喝水才能冲下去,再后来任何干燥粗糙的食物都咽不下去,只能喝稀粥和水,最后发展为连喝水都咽不下去。往往一出现吞咽困难时病情基本已发展为中晚期。还有些其他症状,如呕吐、胸背部上腹部疼痛、呕血便血、声音嘶哑、消瘦等都是晚期食管癌的表现了。检查篇几十年前,为解决高发地区庞大人群进行食管癌筛查的问题,我国创造性的发明了“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法”,食管癌早期筛查自此开始。那么什么人需要进行食管癌筛查呢?根据我国国情,食管癌高危因素及特征符合下列1和2-6中任何一项者建议作为筛查对象:1、年龄大于40岁。2、来自食管癌高发地区。3、有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反酸)。4、有食管癌家族史。5、患有食管癌前病变。6、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长期饮烈酒、吸烟、过热过快饮食等)。
那么今天我们该如何进行食管的筛查呢?
内镜及病理检查,也就是胃镜检查并取活检,这是目前食管癌早期诊断的金标准。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我国最有效的筛查方法。胃镜结果正常的人,可3-5年检查一次。那些有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白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患者,以及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必须1年复查一次胃镜。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通过吞饮钡剂,使食管内壁显影,可以发现食管粘膜、结构及功能的变化。
胸部CT:可以对食管癌的分期、切除的可能性及预后的评估有帮助。
食管超声内镜: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可以获得食管的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临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早期筛查食管癌的检查应当首选内镜加病理活检,因为其他检查在早期诊断食管癌方面明显有短板。
易患因素
食管癌发病跟饮食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长期进食酸菜、泡菜等腌制食物,其中的亚硝胺类物质是一种致癌作用很强的物质,饮食以肉类为主,常喜欢烟熏、火烤的烹饪方式,这样烹饪出的肉类食物内亚硝胺及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质含量极大。此外被真菌污染发生霉变的食物也有很强的致癌作用。
长期饮烈性酒、嗜好吸烟,食物过硬、过热(如过热的饺子、热水)、进食过快,口腔不洁、龋齿,均可引起食管内膜的慢性损伤,长期的损伤-炎症-修复-再损伤,会使食管内膜反复增生修复时发生癌变。
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其中的胃酸及各种水解酶腐蚀损伤食管内膜,久而久之形成癌变。
治疗篇
食管癌是胸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与生命的疾病之一。全世界近一半的食管癌患者都在中国,食管癌的治疗结果因病期的早晚相差非常悬殊,因此多多了解这个疾病是很有必要的。那食管癌该如何治疗呢?
内镜下治疗:适用于0期食管癌,也就是原位癌,还有就是更早期的癌前病变(如重度不典型增生)也适用。并且要求Ⅰa期病灶要小于3cm,病灶侵犯范围也应小于食管周径的2/4.
手术治疗:是目前早中期食管癌最常用也是治疗效果最佳的方法。适用于Ⅰ期、Ⅱ期、一部分Ⅲ期患者。食管切除后以胃、结肠、空肠等器官代替,重建上消化道,并行区域性淋巴结的清扫。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目前食管癌的腔镜微创手术已经开展的较为广泛。
微创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切口更小,创伤更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以下为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切口的对比图。
放疗化疗:作为食管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绝大多数患者被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Ⅱ-Ⅳ期),因此放化疗是食管癌手术后预防复发的重要方法,针对局部中晚期的食管癌不能手术的患者通过放化疗可以达到降期的目的,从而可以行手术治疗。而对于已经失去手术机会的部分晚期患者,根治性放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
姑息治疗:姑息性治疗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尽量延长其生存期。对于晚期因为食管被肿瘤梗阻无法进食的患者,食管支架、姑息性食管肿瘤切除、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就是肚子上打个孔,植入营养管,直接注入营养液)都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总之,早期发现食管癌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最好方法,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吸烟不嗜酒,将食管癌的危险因素距之千里,防患于未然才应该是预防食管癌这种严重疾病的关键。不仅要按时体检,及时正确就医,最根本的是重视预防,让更多的人远离食管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