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胃溃疡常见的三大症状

文章来源:胃溃疡伴出血   发布时间:2016-12-1 21:28:46   点击数:
                     

      

导读

胃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道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溃疡,中医学中关于本病尚无完整的论述。根据其以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为主要表现,多数学者认为应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范畴。临床上本病还可见呕血、便血等症状。

                    病因病机

本病初发,多属实证,其病主要在胃,间可及肝;病久,常见虚证,其病位主要在脾,亦有虚实夹杂者,或脾胃同病,或肝脾同病。

一、外邪犯胃

外邪之中以寒邪最易犯胃,夏暑之季,暑热、湿浊之邪也间或有之。邪气客胃,胃气受伤,轻则气机壅滞,重则和降失司,而致胃脘作痛。寒主凝滞,多见绞痛;暑热急迫,常致灼痛;湿浊黏腻,常见闷痛。

二、饮食不节

胃主受纳,开窍于口。若过食生冷油腻,饥饱失调,寒热不适,偏嗜烟酒,或用伤胃药物,均可伐伤胃气,气机升降失调而致胃痛。目前,临床上以过食肥甘及烟酒致病最为常见,因厚味及烟酒有湿热或燥热之性,停于胃腑耗伤津液,久则损脾。

三、情志不畅

情志所伤,使肝脾功能受到影响,也能引起胃痛。如气郁恼怒则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横犯脾胃,而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血阻滞则伤胃,忧思恼怒则伤脾。脾伤而运化失司,升降失常,气机不畅也可致本病。

                    常见的三大症状

1、胃黏膜剥落:

胃溃疡初期症状,胃脏受损,胃黏膜被破坏殆尽,造成胃黏膜剥落。导致善饥易饿,未到用餐时间,就会感觉到饥饿。感觉到饥饿时若未立即进食,即感觉胃糟糟,饿而微痛。进而全身无力,两手发抖,双腿变软。更甚者会在半夜因为饿极而醒,醒后就很难再入眠。

2、胃部饱胀:

因胃溃疡引起胃璧发炎而造成整个胃壁肿胀,胃酸分泌过多,胃部膨满,到了该用餐时间,虽然感觉饥饿但同时亦感觉饱胀。虽食慾如常,却稍食即感胀满,吃饱後更胀。由於腹部时时感觉膨满而胀,因而导致胸闷或闷而欲死。病情严重时腹部绞痛,频频如厕,所下之屎皆黏稠如膏状而量少。此时如未获得有效治疗,即将并发成整片区域性之腹膜炎。会引发心脏衰竭而昏迷甚至死亡,此种胃溃疡症状对病患来说是最痛苦也最为危险。

3、胃痛胃胀:

因胃溃疡迟未治疗或治而未癒变成慢性发炎导致胃壁糜烂,溃疡面积扩大,胃会闷闷痛,痛而微胀极不舒服。面有戚戚焉难以展颜逐笑。腹部会有膨满压重感,且会因为胃酸过多而吞酸打膈嘈杂嗳气。时而胸闷,精神沉郁倦怠睡时难以入眠,此时若未获得有效治疗,则将变症为胃出血或胃癌。而此一胃溃疡症状是医学界最常见到,也最困难根治的一种胃病。

              

◆◆◆◆◆

中医博士杨福海∣中医养生

中医

胃疾病

生活

健康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医院
治白癜风的药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jmm.com/hbzl/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