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21日为冬至节气。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从这一天起,就要开始数九了,即三九天的开始。此时,农村已进入深耕积肥的偷闲阶段,亲友们聚在一起煮饺子吃,过冬至节。所以很多人已经把这个节气当做了一个正式的节日来庆祝,同时也把这个节气当做冬季养生的一个重要时间。
俗话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天”养生除了注重保暖外,切勿再通宵狂欢或熬夜加班,由于冬天讲究“养藏”,因此,在生活节奏上可以适当“慢一点”。
那么冬至怎样养生呢?
第一:起居养生
出门戴顶帽,护肩腰护膝,俗话说:“冬季戴顶帽,如同穿棉袄。”在“三九”天,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冬季出门戴帽,应特别注意帽子要能护住耳朵,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在外出时更应注意随时戴上帽子。因为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部、手部等暴露部位散失,因此,戴好帽子、手套等有助于保存身体热量。此外,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等,也极易受寒。寒冷的冬天也会连累到这几个脆弱部位,引发颈椎、腰背、膝关节疼痛。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供血最差,因此更易受凉。“三九”天出门可尽量穿高领衣服,戴上围巾。晚上睡觉时,别把肩膀露在外面,肩不好的人可在肩上搭条毛巾;腰或膝关节不好的人,可以戴上一个护腰或护膝,再穿个小背心。
少熬夜加班。“慢节奏”养生,冬天是“藏养”的季节,“三九”时节,日常生活节奏最好放慢些,不要再通宵达旦地狂欢或加班,保持情绪稳定,走路和说话的速度都可相应慢些。
还应“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冬天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更应早睡,有利于防病。长时间伏在室内,要注意多喝水、多保湿,可在室内放一台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注意勤通风,定期开窗让室外新鲜空气流入。
冬至,感冒或支气管炎久久不愈易转为肺炎,所以要避免受寒及过度疲劳,衣服要穿暖,背心不可少,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少儿患感冒者尤其要注意及早治疗,避免再次受寒转变为肺炎。
寒气通于肾,所以冬至前后肾病易加重。有肾病的朋友冬天要坚持治疗,防寒保暖,避免过度疲劳,减少盐及蛋白质摄入,调整好心态。
另外还要严防心脑血管疾病。因为寒冷会刺激冠状动脉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寒冷时气血运行缓慢,有脑动脉官腔狭窄者易形成血栓。
第二:饮食养生
饮食上吃点萝卜白菜来“清瘀”民间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在冬天“三九”时节,多吃一些芹菜、白萝卜、土豆、大白菜等食材来“清瘀”,才不易出现上火、便秘等不适。多吃点萝卜、白菜等可以内热,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因此,在冬天吃点萝卜等寒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的效果。而且,在冬至当天吃白萝卜,是吃人参的七倍效果,全年仅此一天。另外,适当吃一些藕、梨、白菜、木耳等食物,还可散发体内淤积的热量。
还应注意多喝水。不少人一到冬天,饮水量就减少,甚至只有在口渴时才喝水,这其实对健康非常不利。因为当人感到口渴时,往往体内已严重缺水,甚至失去平衡。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引起血栓等,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水,还可抵御寒冷。
《皇帝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因此,滋益阴精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内容。应少吃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多吃水果。
第三:运动养生
在“三九”天,人们可以采取静养生、慢养生等方法来强身。在运动方面,可选择节奏较慢的项目,比如:散步、慢跑、做操、太极拳等“慢养生”。
“三九”寒天,除了睡前泡脚外,经常搓手也对身体大有好处,一来能锻炼手指灵活功能,二来可促进手部血液循环,一直在室内工作的人经常搓手,耸肩,还可预防感冒。
第四:国医养生
三九灸法是医学的一种治未病的独特疗法,是在一年最寒冷的时段,使用香灸灸疗特定的穴位,以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对多种慢性疾病和顽固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三九灸”是“三伏灸”的延续和补充,早在《内经》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记载。三伏补阴,三九补阳,使之人体整年身体机能达到阴阳平衡。
三伏灸、三九灸都是补人身的阳气,要说清楚三伏灸、三九灸都是补阳气的道理,就要先说清楚自然与人体的阴阳五行气化运动的原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古中医理论把夏末一月又命名长夏,成为五季,对应归属于五行。春为木主升、夏为火主浮、长夏为土主运化、秋为金主降、冬为水主藏。
夏为一年最热的节气,夏为火,长夏为土,火生土,土生金,三伏天为金气萌芽,是夏季阳热升极、开始降伏的时节,三伏天阳热开始降伏,是要为来年存储大地的阳根,大地阳根在土下水中,是万物种子发芽的条件和保障;中医理论总结出在三伏天,可以顺应大气阴阳转化、阳极而降的自然力量,通过药物阳热来补充人体的阳根。人的阳根在中土之下、肾水之中的命门,为先天之本,决定人体重要的机能,是人体健康的条件和保障。
冬为一年最冷的时节,冬为水,水生木,三九天为冬季阴气盛极,阳热萌芽的时节。大地阳根在土下水中,数九后阳根开始萌动,与水化合,冬气开始化生为春气,天气渐温,为木温之气,春暖花开。土下水中阳根的充足与否,直接决定了春木生发的健康茁壮与否。春木在人体为肝木,中医顺应大自然阴阳转化的力量,在阳根初发的时节,补入阳热之药力,使人体阳根充足,肝木之气升发健康茁壮,使人体正气充足、抗病能力增强。
综合上述,可以说一年当中,三九灸是三伏灸的延续和加强,三伏灸是三九灸的延续和加强;二者互为始终、相互加强、相互补充;二者都是扶助正气、调节人体免疫机能,达到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二者选药基本相同,但选穴稍有不同,《内经》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不可伤中下之阳,秋冬不可伤中上之阴,所以三九灸一般不要选肺经的穴位,肺为阴根,不可以燥热药物之药性损伤肺阴。而且肺弱的小孩与老人非要选肺俞,必定会皮肤红泡,是肺金肃降阳热的功能不全造成的。
年三九灸时间:
立冬:11月7日——12月20日
一九:12月21日——12月29日
二九:12月30日——年1月7日
三九:1月8日——1月16日
九后固本:1月17日——1月25日
《内经》:“冬三月,此谓气闭藏,水冰地坼,毋扰于阳,蚤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毋洩皮肤,使气不极,此冬气之应也,养藏之道也”。从上段话看出古圣人养身之道,顺应冬天阴气盛、不要扰动阳气,要早卧晚起,等待天明日光,避寒就温,指出阳在冬月的重要,直接关系人体健康。只要不耗阳气、使阴含阳秘于内,阳秘则阳根足,来年精神充沛,所以阳根稳固充足是人体健康的保障,而三九灸、三伏灸就是在阳极、阴极两个季节用具有阳热之性的药物来补足人体阳气和阳根的方法。
三九灸调理范围:
调动免疫功能、促进肺、脾、肾等脏腑正常功能,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喉炎、体虚易患感冒、虚寒性胃痛、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腹泻、空调病、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男女生殖疾病等。
冬至主穴:大椎、肾俞、脾俞、太溪、关元、神阙、中脘。
小寒与大寒主穴:大椎、肾俞、心俞、神阙、关元、膻中。
因此,人只有认识自然的时序规律,才能更科学有效地指导养生保健,才能健康永驻,延年益寿。
赞是一种鼓励分享传递友谊云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