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太咸幽门螺旋杆菌胃癌高危人群

文章来源:胃溃疡伴出血   发布时间:2017-3-6 8:30:28   点击数:
 

每人每天食盐摄入不应超过6克,相当于这个小勺子里的量。

胃癌的发生其实和胃部方面的疾病有很大的关系,得胃炎胃溃疡的人得胃癌的几率要比一般人大得多。世界胃肠病学术大会报道,慢性胃窦炎伴严重萎缩者,10年内得胃癌的风险在4%-30%,慢性胃体炎伴严重萎缩者为1%-9%,而正常胃黏膜者胃癌的发生率远远小于1%。

  “高盐饮食,食盐渗入,就会直接损害胃黏膜,使胃黏膜发生广泛性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坏死和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也就是胃炎和胃溃疡。”

  高盐食物还抑制胃酸分泌,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前列腺素E具有提高胃黏膜抵抗力的作用,如果其合成减少,就使胃黏膜易受各种攻击因子攻击而损伤,发生胃部病变。

  另外,高盐食物经过一段时间会分解成硝酸盐,它在胃内被还原菌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亚硝酸胺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

  幽门螺旋杆菌和高盐饮食狼狈为奸

  共同作用更易导致胃癌

  除了高盐饮食,程向东特别提醒大家,如果已经有了幽门螺旋杆菌,就要更加注意饮食起居。“现在的研究认为,从分子学上,幽门螺旋杆菌和高盐饮食是一对坏朋友,狼狈为奸,碰在一起胃癌的发生率更高。”

  幽门螺旋杆菌是生活在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一种细菌,中国大陆居民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在52%,通过手、不洁食物就可以传染。在饭店里吃饭,如果有人有幽门螺旋杆菌,又没有用公用筷,别人也就可能被传染。甚至,接吻也会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旋杆菌定为胃癌的一类致癌原,认定胃癌和幽门螺旋杆菌有直接关系。

  胃癌发生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正常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

  现在不少常规体检项目里加入了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它们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专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险增加了2.7~12倍。

  幽门螺杆菌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均有感染,可以说是成年人中最广泛的慢性细菌性感染,发展中国家约为80%,发达国家约为40%,其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略高于女性。我国20~40岁人群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

  医院和体检中心通过吹气方式进行检查。一旦被确认超标,最好做个胃镜检查,了解一下胃黏膜的受损伤情况,根据不同损伤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如果胃镜下黏膜完全正常,说明人与细菌能和平共处,可以不除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治疗原则以抗生素为主,辅加抑酸剂、铋剂,一般1~2周就能见效。如果疗效不佳,则须遵医嘱调整药物。

  专家指出,经常吃过酸甜、辛辣食物的人,幽门螺杆菌感染几率较高。这是因为酸甜食物可促使幽门螺杆菌大量繁殖,辛辣食物可形成刺激而损伤胃黏膜,使幽门螺杆菌乘虚而入,引起黏膜损伤而致炎症及溃疡。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比较高。这是因为饮酒一方面会对胃黏膜形成刺激而引起损伤,另一方面它还会影响黏膜血液供应,降低局部抵抗力,加重感染。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必须从饮食入手。饭前便后洗手,进食生冷食品要讲卫生;集体用餐时最好使用公筷或分餐;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暂时采取分餐、用公筷措施,直至完全治愈;平时可多吃点大蒜、蜂胶等,有一定预防效果。如总感觉胃部不适,医院做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以防发展成严重的胃病。

升龙体检中心幽门螺旋杆菌优惠10%

-

门诊-









































治疗白癜风价格
云南治疗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jmm.com/hbzl/6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