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学习了吗八

文章来源:胃溃疡伴出血   发布时间:2017-3-17 1:02:55   点击数:
 

、如何缓解夏季热应激对肉鸡造成的影响?

1)、上午10-11点开始加VC或者公司生产的复方抗热应激的产品!一直喝到下午3-4点钟!

2)、给鸡群打水时最好是少打水勤打水,这样水温不是很热!

3)、可以买人用的藿香正气水,按每盒管-只成鸡的量添加喝水4个小时!不用控水!

4)、夏季最好是密度不能太大!这是缓解热应激最好的办法。

5)、中午的时候最好让料槽不能有料,更不能中午加料!

、禽脑脊炎病原为禽脊髓炎病毒(AEV)属于小RNA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该病主要是垂直传播;主要表现共济失调,两腿麻痹和头颈部震颤。病初精神沉郁,步态不稳,趾向外侧弯曲,拍打翅膀或以跗关节着地向前移动。以后倒地侧卧,震颤明显,受惊吓或人工刺激时可激发震颤;个别病雏见到脑膜血管充血、出血!

、治疗禽脑脊炎措施、本病没有特效的治疗办法!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方法:病毒药+大杆(防继法感染)

、禽脑脊炎主要诊断要点是头颈部震颤,受惊吓或人工刺激时可激发震颤。同时脑膜出血或充血等,只要有上述症状就可以确定感染该病。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危害:

1、可以造成鸡群不同程度的三大抑制:免疫抑制、采食抑制、生长抑制,这不仅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更易导致其他不同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的继发性感染,以及对特定疫苗免疫反应的抑制。属于典型的免疫抑制病。

2、主要造成肉鸡腺胃肿胀、肌胃黏膜糜烂、免疫器官萎缩等。腺胃发炎肿胀只是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的一个病理现象。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原: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引起肉鸡以淋巴网状组织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的病理综合征。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发病原因:

1、饲料条件:饲料营养不平衡,蛋白低、维生素缺乏等可诱发该病。

2、霉菌及其毒素:促发或加重了该病的发生与发展。

3、眼炎是本病的重要诱因,临床发现凡是有此病的鸡场首先是有眼炎症状的发生,特别在夏秋鸡痘流行季节,腺胃肿胀的发病也非常严重,很多鸡群都是先发生鸡痘,后又继发腺胃肿胀,造成较高死亡率,并且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临床特征:

1、羽毛蓬乱,无精神,翅膀下垂,采食量和饮水量明显减少。流泪、肿眼、呼吸困难、排白色或绿色稀粪、严重贫血、神经症状。

2、腺胃肿大如球,呈乳白色,切开腺胃壁水肿、增厚、外翻,轻轻一按可流出浆液性液体;腺胃乳头肿胀、出血、糜烂,乳头界限融合;肝脏肿大;法氏囊、胸腺、脾脏、肌胃严重萎缩;肌胃黏膜糜烂。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鉴别的关键部位是腺胃肿胀和肌胃黏膜的溃疡。能引发肌胃黏膜溃疡的疾病有:

1、禽流感:角质膜下出血、睾丸出血;

2、解热镇痛药:有大量饲喂药史;

3、硫酸铜过量饮用:有过量饮用史;

4、痢菌净中毒:有过量用药史;

5、霉菌毒素中毒:有相关的病理变化。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主要病变是腺胃肿胀和肌胃黏膜的溃疡,临床上还可以见到鸡群消瘦,采食量和饮水量明显减少;法氏囊、胸腺、脾脏、肌胃严重萎缩等

、肉鸡煤气中毒的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鸡昏迷呆立,呼吸困难,运动失调,直肠松弛,侧躺头向后仰,抽搐而死!

2、剖检可见血管和内脏的血液呈樱桃红色,脏器表面有小的出血点。

、治疗腺胃炎的六大思路?

1、控制机体发热,加上退烧的药物。

2、控制肠道病变。因为该病表现为拉料粪。

3、控制饲料霉变。添加脱霉剂!

4、修复肌胃溃疡,解决腺胃水肿。

5、预防病毒病捣乱。

6、补充能量,提高采食量。

、如何治疗腺胃炎:

1、人用的青霉素。一天两次,10日内按每只4万单位,20日龄内每只按8万单位。饮前停水。必须两个小时喝完。

2、腺胃炎可以使用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用量是每片5斤料。算好量后拿出全天饲料量的四分之一拌料。

3、选择合理的肠道药物。

4、饲料拌脱霉制剂。

5、肌胃炎时,溃疡可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用量可以人用的标准用量来进行换算。

6、待机体好转时,可加点葡萄糖。最好配上红塘。

7、配上鱼肝油和复合维生素B,增加胃肠蠕动,提高采食量。

8、配上退烧药。

总结: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治疗肌胃炎成功率在95%的中药方子:

蒲公英30,板兰根20,金银花20,山楂25,陈皮25,鸡内金35,神曲30,党参20,北芪20,甘草35山海螺20,桑螺蛸20,滑石35,石膏,防风20,贝壳粉,按0.5--1%连续拌粉料4~5天。单位:克(治疗份治愈例)

、防治肉鸡猝死可以用,维生素K3或维生素K4片,每片管10只成鸡,连续喂三天就不死!

原因:

1、维生素K具有利尿、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参与膜的结构,降低血压的功能。

2、VK3属于促凝血药,可以用于治疗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治疗法氏囊的几个小绝招?

1、打抗体的量的确定:一般建议打2-3毫升/只严格来讲是按体重来计算的。

2、每毫升的抗体里加10支人用的利巴韦林注射液(2毫升/支)+5支人用的头孢曲松钠(1克/支)还可加点禽用干扰素!

3、鸡群感染此病的话,在后期的饲养过程中,一定注意病毒病的预防工作。建议多加些好的中药。

说明:预防此病一定控制好温度,不能让温差过大,注射部位是胸部肌肉注射。

、愈后提高采食量的几个小偏方?

1、在晚上饮水的过程中可以加点复合维生素B(因为复合维生素B能够增加胃肠蠕动)

2、对于养鸭子来讲的话加金刚脘胺可以提高采食量!用量是25-30斤水/克

3、人用的食母生也有此功效。用量是1斤料/片

4、愈后最好给点红糖,对于提高采食量有很好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温补的作用。

5、加点好的退烧药

6、地米人用的成鸡按-只/瓶片/瓶。

、在禽病的发生和流行过程中,由于一些病原体出现了变异,导致临床症状非典型化,如有的病原毒力减弱,再加上禽群在免疫接种时基础抗体水平、个体差异及人为因素(疫苗保存不当、接种剂量不准确、免疫程序不合理等)禽群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致使某些禽病在流行情况、症状和病变等方面出非典型化,使某些原有的疾病以新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出现,如目前发生的非典型新城疫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由于养殖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其中不少病原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这些病原微生物,已成养禽场的常在菌。另外,某些损害免疫糸统的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等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造成部分禽的免疫功能缺陷及抵抗力下降,从而继发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养殖户盲目大剂量滥用抗菌药物,使一些常见细菌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病后,诸多药物都难以奏效!

、在临床中,如果鸡群出现大的伤亡的时候,一般来讲感染单一疾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通常的情况下都是混合感染!切记!

、目前出现旧病继续发生,新病不断出现。如新城疫、流感、法氏囊、球虫大杆、鸡白痢等老病继续发生,同时又出现肾型和腺胃型传支肿头综合症腹水、病毒性关节炎、肌胃炎等

、目前营养代谢性和中毒性疾病增多:这类疾病很多原因是由于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症、饲料中黄曲霉及药物中毒等原因造成的。

、磺胺类药物中毒其病理变化特征是禽发生皮下,肌肉和多种内脏器官广泛性溶血,出血与血液凝固不良。

、磺胺类药物中毒病因:

1、长时间大剂量使用磺胺类药物。

2、肝肾功能不全,或者机体缺乏维生素B维生素K的情况使用磺胺类药物也能造成中毒

3、忽视家禽某些品种和日龄对磺胺类药物的敏感程度也易造成中毒

、磺胺类药物中毒病理变化:

1、临床先是精神沉郁,厌食,随后易惊,痉挛,抽搐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白色糊状或稀薄)

2、剖检皮下有粉红色胶冻样侵润,心内外膜出血,心包有粉红色积液,肝脏呈黄褐色,严重的有斑点状出血,腹腔内积聚大量粉红色液体。

3、脾脏肿大,肾脏肿大苍白。

、磺胺类药物中毒处理办法:1、停止给药。2、饮水中加入葡萄糖或者VC。3、通肾。

、中暑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死亡的鸡只一般是体型肥胖的。

2、死亡时间通常是午后3点到夜间这段时间。

3、心包积液,心肌成片状出血。头盖骨出血,脑膜出血。

4、刚死亡的鸡只腹腔内温度升高,烫手!

说明:主要看心肌成片状出血,同时在午后死亡比较集中。很容易确诊的。

、腹水、肝硬化,腹腔内都会有黄色液体,有时在液体中漂浮着纤维蛋白。主要发生于肉鸡和肉鸭!

、脱霉剂和制霉菌素是一种药吗?

脱霉剂:饲料发霉后,会产生霉菌毒素,脱霉剂主要是吸附和分解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制霉菌素:抑制体内的霉菌繁殖,作用有限,意义不大。

、容易引起中毒的药物有:痢菌净,痢特灵,磺胺类,庆大喹乙醇马杜拉酶素氯霉素等。这些药物建议不能用。属于国家禁止的药物。

如果想用应注意几点事项:

1、不能长时间用。

2、幼雏不能用

3、量不能大,用之前不能控水。

、汇总18种常用原料药的兑水量:

丁胺卡那:25-30斤水/克、强力:15斤水/克、金刚烷胺:30斤水/克、利巴韦林:25-30斤/克、土霉素:4-6斤水/克、泰乐:4-6斤水/克、痢菌净:30-40斤水/克、恩诺左氧环丙沙星一般都是20斤水/克、阿奇罗红25-30斤水/克、甲硝唑8-10斤水/克、新霉素:15-20斤水/克、青霉素钾五万单位/只、粘杆:20-25斤水/克、阿莫:20斤水/克、氟苯尼考20-25斤水/克等

说明:上边的用量与书本上的用量可能不符,但是上边的兑水量均来自临床。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金刚:喝完后鸡只兴奋,夏季不能用此药。量大容易出现瘫鸡。适合病毒病前期。对控制死亡有一定作用。但对流感几乎无效。(让鸡不兴奋可以加味精,用量只成鸡加克味精)可以尝试下。

、利巴:量大后,采食量下降。还有加重出血现象。该药属于广谱类抗病毒。适合病毒病中后期。

、我们在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时候,我通常的做法是:第一次加药,一定适当的加量,也就是冲击疗法。很有效!

、球虫卵囊的抵抗力很强,一般在土壤内可存活5~9个月,在避阴处下的土壤内生命力可达到一年半之久。同时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和地区,卵囊发育很快,外界气温在20℃~35℃时,以形成孢子只需18~36小时就可化。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球虫的隐性感染!临床病理剖检症状不明显,表现机体消瘦料肉比增高等。

、控制球虫最好的办法是网上饲养,阻断传播途径!地面饲养多见盲肠球虫,而网上饲养多见小肠球虫且盲肠球虫死亡率较高!

、忠告:养殖户朋友,我相信您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我个人建议您还是找一个专业人士,负责全程用药!切记今天张三来了,你留了点药,明天李四来了,你还留点药,千万不要这样!这样出现问题会出现推诿现象。

、育雏阶段我们大家都很注重温度的控制,但是往往忽视了湿度的把握,建议大家买个湿度计。育雏期间的湿度保持在65-70%。做法:在炉子上坐盆水或者在过道上洒水!

、解除呼吸道症状,除了针对病因治疗外,解表也很关键!例如止咳、平喘、化痰的药物的添加!西药有氯化铵、溴乙新、氨茶碱等。

、告诉大家治疗疾病的一个小绝招吧!我们在治疗比较烈性的传染病的时候,最好把没有治疗价值的病弱残鸡挑出来卖掉(在没有死之前挑出来)这样能卖个好价钱。同时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控制了传染源!这个办法一般我不告诉!哈哈!开个玩笑!

、做完疫苗第二天最好加点鱼肝油,好处是修复疫苗反应对呼吸道粘膜的损害!当然也必须配合治疗支原体的药物!

、家禽药物中毒时,葡萄糖浓度至少在5%以上。低于5%基本无效!一般在5-8%左右。

、家禽用药的原则?

1、治疗时,首次用加量,即冲击疗法。个别药物除外!

2、不能轻易的混合给药。因为有些药物标明的成分和实际不符!容易出现降低疗效或者中毒等现象的发生!

3、大杆的药物最好上午加呼吸道和肠道的药物最好晚上加。

4、无特殊标明的,最好用前控水,集中给药!但是育雏时,开口药不要集中给,最好饮水在6-8个小时。

5、鸡的采食量、饮水量极度下降时,应尽量少用味觉较苦的药物,如痢特灵、氯霉素等。

6、不管什么毛病的肉鸡,在治疗的过程中,最好配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如黄芪和左旋咪唑等。

、抗原的免疫反应主要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未成年家禽的胸腺是细胞免疫的重要器官,法氏囊是体液免疫的重要器官。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胸及法氏囊萎缩,那么,这两个器官的功能将降低或消失,疫苗免疫效果则降低疾病治疗效果也同样降低。所以,这样的鸡群,调整机体免疫是关键的,否则达不到理想的疫苗防疫或治疗效果。具体办法:用左旋咪唑每千克饲料50—mg全天拌料,连用3天。

、1-10日龄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以及预防哪些疾病?

1、温度:必须高温育雏。密度不能太大,否则会出现大小不匀现象。(温度达到鸡群分散均匀,有5%-10%左右的鸡张口喘气为宜,这里说的温度是指距离鸡背高10厘米处的温度)

2、湿度:买个湿度计一般在65-70%左右做法:在过道洒水或者在炉子上坐盆水即可提高湿度。

3、前四天,一定用强光育雏。

说明:前期做管理上做两项工作:温度和湿度控制好。

预防哪些疾病:鸡白痢伤寒肠道大肠杆菌以及做完疫苗后引起的呼吸道反映等。个别地区也可能注意腺胃炎等疾病的预防工作。

1-10日龄一般的情况下加两次药物。

程序如下:

1、2-4或者3-5日龄:侧重大杆和鸡白痢疾病的预防。药物包括:阿莫和左氧等

2、8-10日龄:侧重肠道和支原体药物最好是林克+大观霉素该药对肠道和支原体都有作用。当然也可以选择您认为治疗这两种病比较好的药物。

、10-25日龄饲养管理及防治的重点问题?

1、饲养管理

(1)温度:20日龄前仍需抓育雏温度。因为21日龄前鸡苗体温调节能力差,仍需要外界供温。具体可根据天气和棚舍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2)通风:20日龄后重点抓透风换气,因此时鸡的代谢产生大量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只有良好的透风换气,才能保证鸡舍内的空气良好,鸡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且不易得呼吸道病,这也是病鸡放到鸡舍外不用药即痊愈的道理。告诉你一个人为感觉氨气浓度的方法:人突然进鸡舍(长时间在鸡舍感觉不灵敏)就感觉到有氨气,说明氨气达到15ppm,如果氨气达到20ppm那么对鸡的危害就很大。所以当氨气达到15ppm即人感觉到氨味时就要重视透风换气,切记住一点。提倡鸡舍安装换气扇。

(3)疫苗应激反应:这段时间防疫次数多,疫苗防疫很容易出现鸡喘(甩鼻)和粪便不成形两大眼观症状。

2、防治疾病:

1、鸡喘,呼啦即呼吸道疾病:加强透风、注意天气变化,防止疫苗应激反应。药物防治喘病,要选择同时治疗支原体和治疗细菌的药物或两种药物同时进行。

2、球虫病:

小肠球虫(又叫慢性球虫),因不易被人识别而忽视,这就是有的鸡群吃料不少但长势不好,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

介绍一下小肠球虫粪便,肉丝状颜色的粪便。另外,这个时期腿瘫、乱叫、头震颤也可能是球虫病的一种症状(球虫毒素侵害小脑所致)。

3、防治饲料状粪便的出现:此种现象10日龄左右即出现,若不及时治疗,可持续到20日龄以后,因雏鸡消化功能不健全,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

综合症,同时可能伴有阴性细菌的感染。

个人建议:如果有料粪出现:青钾+阿莫西林+球虫的药物基本上百发百中!

4、大肠杆菌病:提醒养鸡朋友,自20世纪90年代来,单发性大肠杆菌的

发病率很低,往往都属于继发或并发感染,一旦出现大肠杆菌病,调查一下原发病是什么?一般的情况下是支原体或者病毒病继发感染的。

6、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此阶段是法氏囊的高发期。

临床表现:

(1)不正常的死亡率:死亡率突然增加0.5-5%不等。

(2)死亡鸡只个体重中等偏上的占多数,很多养鸡户认为属暴死鸡。

(3)常发日龄在16-25日龄之间。(各地情况可能不一样)

(4)大群采食量及精神没有明显的变化,有的鸡群发病前1-3天内可能有采食量突然增加的现象。

(5)有的病鸡拉白稀粪。

主要危害:

致永久性免疫抑制,特别是21日龄之内感染法氏囊病。感染日龄越小,所导致的永久性免疫抑制越严重,最终结果是30日龄以后,新城疫、禽流感可能发生,所以这一阶段法氏囊病的防治最重要!

、鸭脾坏死病原:该病的病原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说法。病因很难确定。

、鸭脾坏死临床表现:

1、发病时间一般在20日龄以前,病鸭易扎堆,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翅下垂。下痢腥臭,肛门周围有尿酸盐粘附,病程1-3天,有的鸭不明原因死亡。

2、特征性病变为脾坏死肿大,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坏死点,严重者可见脾脏紫黑,灰绿色或大理石样病变。腺胃黏膜,肌胃角质膜,有黄褐色溃疡,胆囊肿大,胆汁渗出。心肌出血,肝脏呈大理石样病变。

、鸭脾坏死治疗原则:抗病毒+抗生素(防继发感染)同时加上点多维。









































皮肤白癜风名家治疗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jmm.com/hbzl/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