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不好,看看就知道,中医看病强调望、闻、问、切,平时观察五官就大致了解脾胃功能情况。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如何养护,也是一门学问哦!
从五官就能看出脾胃好不好面色萎黄多见于脾胃虚弱面色面色微黄润泽,称之为有胃气。若面部颜色、荣润发生改变,则为病色。面色萎黄多见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面色黄胖,可见于脾胃虚弱,且内有湿气之人。
睡觉流口水是脾虚口唇唇为脾之华。一般来说,唇色红润、明亮,称之为有胃气;唇色颜色、荣润发生改变,则为病色。
唇色发黄多因饮食内伤,兼有湿热郁于肝脾,可出现精神倦怠,四肢困乏,头晕等症状。下唇深红且晦黯无华,多属脾虚运化不强,可见食少神倦、四肢困乏等。
唇外侧红如血染,内侧反淡白无华,此为脾胃虚寒,可见纳呆、胃痛等症状。
上唇红而鲜明,下唇淡白微青,为胃热脾寒,可见能食易泻、四肢困倦。
下唇深红,上唇淡白,为胃冷脾热之兆,症见欲呕、不思饮食、头昏、胸痛。
唇微黑兼紫红多为内实之邪瘀积在腑,症多见心烦、口千思饮,腹坚满微痛,夜不得寐等象。
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另外,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虚不摄的一种表现。
鼻翼发红多有胃热鼻子鼻色明润,是胃气未伤或病后胃气来复的表现。鼻色黄多见脾胃湿热;色青多为腹中痛;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鼻头枯槁,是脾胃虚衰,胃气不能上荣之候。
眼易疲劳脾胃不足眼睛眼睑主脾,如果眼睑发红,说明有脾热。如果眼睑不但发红还烂了、流水,就是脾湿热。眼睑淡黄说明脾虚,眼睑黄白且不均匀,是积食。若整个眼白发黄,首先考虑黄疸,是湿困脾胃肝胆所致。
耳鸣耳聋是肾虚耳朵耳为肾所主,同时又受养于后天。脾胃虚弱可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出现耳鸣耳聋。若是脾胃虚弱严重,还可致耳廓变薄,颜色变黄,甚至发黑。
养胃之道要掌握脾胃有四怕
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四怕饿。生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加重脾胃负担;冷的东西可引起脾胃虚寒,运化失常。因此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最容易伤及脾胃。
其次脾胃怕撑,过量的饮食会饮食停积胃肠,造成胃痛胃胀、嗳腐吞酸等症状。其三怕饿,水谷能养脾胃,饿不进水谷,则容易耗伤脾胃气血,致脾胃虚弱。
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不良情绪容易造成胃酸分泌过多,致胃溃疡甚至出血。因此,中医认为,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或肝火内生,进而会影响脾胃。而笑可消除不良情绪,达到疏肝、平肝的效果,并进而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可见,学会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多动脚趾养脾胃
我经常让脾胃不好的病人多动脚趾,相当于按摩脾胃二经。上班时,可以边工作边用脚趾抓地、抓鞋底,每次抓5分钟。或者在洗脚盆里放一些椭圆形、大小适中的鹅卵石,边泡脚边用脚趾抓石头。
脾胃喜欢细碎的食物
脾胃和老奶奶一样喜欢细碎的食物。细嚼慢咽不仅可以让食物变得细碎,还可使食物在口腔与淀粉酶充分接触,同时刺激大脑,促进胃肠消化酶有规律的分泌,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
春夏秋冬各有养法
春天少吃酸,多吃点甜味食物,如山药、香蕉、大枣等,以养脾脏之气。夏天湿气较重,多吃扁豆、薏苡仁、赤小豆等健脾利湿,同时少淋雨、少贪凉。从立秋开始多喝粥,以健脾备养秋膘。冬季寒冷,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平时最好早睡晚起、多晒太阳,让身体温暖,是保护脾胃的最好方法。
最养脾胃的5大食物1.莲藕生藕性寒,对肠胃脆弱的人来说,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把藕加工至熟后,其性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尤其是把藕加工制成藕粉,更是食补佳品,既富营养,又易于消化,有养血止血、调中开胃之功效。
2.山药山药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山药补中益气,长肌肉,久服耳聪目明,轻身不饥延年。”山药补脾养胃的功效特别显著,而且它不寒不热、作用温和,非常适合胃功能不强,脾虚食少、消化不良、腹泻的人食用。对治疗胃痛也有一定的功效。
3.扁豆扁豆性温,是健脾除湿的好食物。可用白扁豆和粳米一同熬粥,两者是健脾养胃的最好搭配;或者再加入莲子和红枣,风味更丰富,营养更全面。
4.板栗栗子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有益气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消肿、止血的功效。栗子不能一次大量吃或凉着吃,吃多了容易胀肚,每天只需吃6~7粒,坚持下去就能达到很好的滋补效果。
5.花生《本草纲目》中记载,花生有健脾和胃、补肾去水、理气通乳、治诸血证的功效。花生可以增强脾胃功能,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能延缓衰老,益寿延年。所以,民间把花生称为“长生果”。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