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a医师原创3种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文章来源:胃溃疡伴出血   发布时间:2020-2-10 9:58:06   点击数: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YaYa医师简介

秦玉彩,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疑难、危重症的抢救。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及社会进步影响较大的常见、多发病,对其预防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抗消化性溃疡药物从抗酸药到最新的质子泵抑制剂,从单一用药到联合用药,使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大大提高、复发率显著降低,同时也使某些难冶性溃疡得以根治。本文主要介绍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1.制酸剂。

制酸剂能降低胃、十二指肠内的酸度,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使用原则为:餐后1~3小时服用,睡前服一次可中和夜间胃酸,如一种药物疗效不好,可联合用药,一般疗程不超过2周。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

(1)氢氧化铝凝剂

中和胃酸缓慢而持久,可覆盖溃疡表面,起机械性保护作用,使溃疡面与盐酸隔离,并具有收敛作用,有助于溃疡的愈合。每次服用5~10亳升,每日3~4次,长期服用可引起便秘。溃疡大出血时,它可与血液结合成凝块,引起肠梗阻。铝离子在肠内与食物中磷酸盐结合,成为不溶解的磷酸铝,不能被肠所吸收,可引起低磷血症。老年人长期服用应警惕引起骨质疏松。

(2)其他制酸剂

氢氧化镁乳胶、氧化镁、三矽酸镁、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现制酸合剂虽然较多,但疗效都不十分满意。如胃肠宁、胃舒平、胃得乐、胃速乐等,它们通过多方面作用治疗溃疡。用药时应注意其成分。

2.H2-受体拮抗剂。

组胺与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结合而导致壁细胞分泌胃酸,这一作用可被H2-受体拮抗剂阻断,从而抑制胃酸分泌。此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1)西咪替丁(又称甲氰咪胍)

有片剂和注射剂,片剂为每片0.2克,每日3次,每次餐后服用,睡前0.4克。用药4~8周,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可达60%~85%,为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可每晚睡前服0.4克,维持半年到1年。其不良反应为乏力、血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血肌酐升高和皮疹,一般停药后均可逆转。偶尔可致男子乳房发育和阳痿。长期服用偶尔发生神经错乱(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少数病人可有粒细胞减少、头痛、便秘、腹泻、肌痛、心动过速等。

(2)雷尼替丁

抑制胃酸比西咪替丁强5~10倍,血液有效浓度持续6~8小时,每次用量毫克,日服2次,预防用药每晚毫克,4周愈合率球溃疡70%,胃溃疡65%。雷尼替丁不如西咪替丁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故无精神错乱的不良反应,其他不良反应也小于西咪替丁。

(4)尼扎替丁

每片毫克,常用量毫克日服2次,或毫克,睡前1次服用。本品半衰期为2.5~4小时,不经肝代谢,主要从肾脏排泄,对肝酶无影响,无抗雄性激素作用。用药4周,胃溃疡愈合率为60%~70%,8周愈合率为70%~80%。

3.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H+-K-ATP酶,使其不可逆地失去活性,导致壁细胞内的氢离子不能转移至胃腔中而抑制胃酸分泌,因此质子泵抑制剂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使用远较H2-受体阻滞剂强,而且持久。临床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如下几种。

(1)奥美拉唑

有口服和静注两种剂型。口服为胶囊,每粒20毫克,每日晨起空腹服1粒,溃疡较重时12小时后可再服1粒。4周愈合率球溃疡可达到95%,胃溃疡可达到85%左右。溃疡较重或伴有呕吐、消化道出血者可静脉注射奥美拉唑,每支40毫克,每日1~2次。不良反应为:口干、饱胀、头晕、皮疹、乏力、腹泻、失眠、口臭、月经延长、出汗、恶心、便秘、心动过缓、右束支传导阻滞、视力模糊等。此外用奥美拉唑时,可使同时应用的某些药物代谢减慢,如安定类、华法林、苯妥英钠类药物作用延长,故应调整以上药物用量。

(2)兰索拉唑

作用与奥美拉唑相同。30毫克/粒,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每日30毫克,4周愈合率为75%~96%,胃溃疡愈合率为50%~7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2%,可有口干、皮疹、腹泻、便秘、厌食、头晕、乏力、失眠、口角炎。偶有白细胞稍下降、轻度蛋白尿、一过性肝转氨酶升高、低血压所致意识丧失等。

(3)潘托拉唑。

40毫克/粒。雷贝拉唑,10毫克/粒。其用法同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









































关爱白癜风健康惠民活动
北京白癜风医院可以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jmm.com/jbyf/1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