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在我国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
“年世界癌症报告”显示,胃癌在全球发病率前十的癌症中位列第四,在全球癌症死亡率排名中位列第三,全球因胃癌死亡的人数达77万人。
年中国新发癌症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病率排在肺癌、结直肠癌之后,居第三位。
据“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相关研究报告指出,晚期胃癌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有30%左右,且生活质量较差,医院治疗和家人支持。而早期检查确诊及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左右,治疗效果较理想。
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不禁要问,胃癌的发病率这么高,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又这么低,那我们怎样才能把胃癌的高危人群区分出来,又怎样进行胃癌的筛查和预防呢?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医院发布的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有详细的解读。下面为您进行一一梳理:
一.凡系下述情况之一者,均为胃癌的高危人群
1.60岁以上;
2.中度及重度萎缩性胃炎;
3.慢性胃溃疡;
4.胃息肉;
5.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6.良性疾病术后残胃;
7.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个月);
8.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9.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10.恶性贫血;
11.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HNPCC)家族史。
二.对于有胃癌高发风险的人群,如何进行筛查呢?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三.都有哪些预防建议呢?
1.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2.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3.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4.戒烟;
5.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6.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如果您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希望得到科学合理的筛查及预防建议,医院肿瘤科防癌筛查门诊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